太平首页
太平人寿
新闻中心
公告中心
公开信息披露
服务网络
太平集团成员
EN
繁
历史轨迹
太平人寿简史
太平人寿老照片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8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的兴衰沉浮,承继了中国保险业的丰厚积淀,是中国80年民族保险事业诞生、成长与发展的缩影。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伴随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太平保险、中国保险和民安保险等三大品牌先后创立,并取得了初步发展。
年份选择
业内首个智能终端全覆盖的保险服务门店——太平人寿智慧营业厅在四川成都正式上线。
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签下首份创新型跨境再保险业务合同,金额达五亿港元,首笔实收保费超亿元人民币。
惠誉国际发布评级报告,太平人寿连续第四年获得“A+”评级,展望“稳定”。
中国银保信发布2018年度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太平人寿再次获评AA级。
太平人寿推出国内首款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产品——“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共享医疗保险”。
在2018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中,太平人寿连续第四年获最高的A级。
2019年第三季度偿二代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出炉,太平人寿再获A类评级,前三季度保持全A纪录。
由太平人寿、太平资产,以及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保利发展控股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太平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
惠誉国际连续第三年对太平人寿财务实力作出“A+”评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17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太平人寿再获“A级”评价。
《2018亚洲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发布,太平人寿位列中国大陆寿险市场第5位,亚洲寿险市场第10位。
中国保信官网公布2018年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结果,太平人寿获最高评级“AA”级。
太平人寿“偿二代”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SARMRA)得分85.22分,位居寿险行业前列。
惠誉国际发布评级报告,太平人寿财务实力评级保持“A+”,评级展望为“稳定”。
在2017年上半年开展的首次覆盖全行业的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中,排名44家中资人身险公司第一。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6年度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太平人寿二度蝉联“A级”评价。
年度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达到中国保监会监管要求,成为第二批获准经营税优健康险业务的9家保险公司之一。
惠誉国际确认,太平人寿的财务实力评级由上年“A”升至“A+”。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5年度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太平人寿获评A级公司。
《2016亚洲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发布,公司名次提升两位至亚洲第8、大陆第6。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直逼千亿大关,达943.64亿元,全面超额完成各项业务指标。
惠誉国际将太平人寿财务实力评级由“A-”上调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99.23亿元,同比增长22.71%,总保费排名升至市场第六。
注册资本金增至100.3亿元。
青海、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相继开业。
单年度个险新单规模保费首次突破100亿元。
单年度个人年承保标准保费超过100万元的营销员人数突破1000人。
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三项指标全面达成“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战略目标。
注册资本金增至62.3亿元。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太平人寿青海分公司、上海自贸实验区分公司相继获准筹建。
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
电子商务纳入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统一运作。
总部启用陆家嘴太平金融大厦新址。
年度总保费达到367.98亿元,同比增长16.4%,总体业务跑赢大市,实现正增长。
续收保费首次突破200亿,继续率指标站稳“四九”平台。
陆家嘴“太平金融大厦”正式启用。
“感恩十年太平同行”客户服务节举行,“客户体验式服务平台”推出。
当年度四项继续率指标提前完成年度考核任务,且全面站上“四九”平台。
太平人寿国内复业十周年庆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个人业务系列年度百万标保业务员达195人,人数占比列行业第一。
当年度总保费达317.60亿元。
注册资本金增至37.3亿元。
公司总资产突破1000亿大关。
继连续六年评级BBB+后,惠誉国际首次将太平人寿评级上调至A-。
太平人寿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工会委员会一届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当年度总保费达328.84亿元,突破300亿平台。
太平人寿运营后援部门并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共享服务中心。
中国保险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12月5日,太平品牌8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当年度总保费达到224.58亿元,顺利突破200亿平台。
新疆、贵州、甘肃、内蒙古等四家省级分公司相继开业。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启动紧急预案,推出“无保单理赔”服务,提供全国通保通赔服务。
年度新契约保费超过155亿元,总保费达190亿元,总资产超过600亿元,客户数量超过800万。
“心手相连 感动太平——太平人寿复业五周年庆典”在上海隆重举行
太平人寿成为2007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定保险服务商。
太平人寿首次入选“2007中国企业500强”和“200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公司年度新契约保费超过130亿元,总保费达150亿元,牢牢站稳“双百亿”平台。
理赔服务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内个人寿险第一大单”成功续保。
发起设立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年度总保费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理赔服务、保全服务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湖南、广西分公司获准筹建,第四批分公司建设拉开序幕。
太平人寿实现了在香港会计准则下打平,并在当年度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
承保“国内个人寿险第一单”,单笔保额高达5039.5万元。
新契约保单服务、客户服务体系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保费收入超过78亿元,市场份额达3%。
一年内两次增资,注册资本金由10亿元人民币增至23.3亿元人民币。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75周年历史资料图片展。
发起设立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95589”推出。
哈尔滨、天津等八家分公司开业。
保费收入超过66亿元,市场占有率突破2%。
总部迁入上海浦东新区民生路1399号太平人寿大厦。
南京、杭州等十家分公司开业。
首届业务精英高峰会议在江西井冈山召开。
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至10亿元。
惠誉国际首次为太平人寿做出中国保险企业最高评级BBB+。
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视察总公司。
保费收入33亿元,市场份额突破1%。
北京、广州、成都分公司相继开业。
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委员会正式成立。
推出国内首个“银保通”系统。
实现首年保费收入18.12亿元。
国务院同意、保监会批准太平人寿复业筹备。
复业筹备工作通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验收。
太平人寿宣布公司复业。
上海营业总部签出复业后第一张保单。
暂停国内业务,经营重心转移海外。
金城银行在上海独资创办太平水火保险公司。
太平保险公司开设人寿保险部。
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拥有海内外分支机构990多家。